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各地 > 辽宁新闻 > 文章 当前位置: 辽宁新闻 > 文章

共和国“工业长子”辽宁:辽海潮涌逐浪高

时间:2021-07-22    点击: 次    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 小 + 大

  新华社沈阳8月12日电 题:共和国“工业长子”辽宁:辽海潮涌逐浪高

  新华社记者王振宏、冯雷、王炳坤、汪伟

  新中国第一炉火红的铁水在这里奔流、第一架喷气式歼击机自这里腾空、第一艘万吨巨轮从这里驶向远洋……新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在此起步。

  从航母舰载机批量列装到高速重轨铺遍大江南北,从“蛟龙号”深潜到中国机器人惊艳全球……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在此见证。

  改革不歇脚、奋进不停步——今天,共和国“工业长子”辽宁正砥砺前行在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新时代征程上。

  续写奇迹 铸造“重器”

  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罗阳,在大学时了解到我军飞机信息化程度低的消息,心潮难平。尽快缩短与世界强者的技术差距,成为他的梦想与追求。

  2012年11月,中国第一代舰载战斗机成功着舰。作为中国第一架喷气式歼击机生产地沈飞集团的一代掌门人,罗阳延续了前辈们的荣光,以生命实现了航空报国的誓言。

  70年来,辽宁英雄辈出、奇迹迭现。

  新中国第一代全国劳动模范孟泰爱厂如家、艰苦创业,在恢复和发展鞍钢生产中作出了重大贡献。在孟泰精神引领下,鞍钢人不断生产优质钢材支持国家建设的同时,奔赴全国各地援建大型钢厂,将钢铁火种播撒全国。

  20世纪70年代,辽宁叫响“只要骨头不散架,拼命也要建辽化”口号,建起了我国首个大型化纤基地,国产“的确良”从此走进千家万户。

  第一台轮式拖拉机、第一辆大功率内燃机车……新中国成立以来,辽宁贡献了无数个“第一”,为国家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立下卓越功勋。

  而今,凭借雄厚的产业基础和不懈的进取、创新精神,辽宁正让“中国制造”迈向更高端,寻求“从有到优”的转型升级。

  近年来,沈阳鼓风机集团相继在为建设国家核电项目配套的第三代核主泵等关键技术上取得突破,使我国石油、化工、冶金、国防等领域的关键设备实现国产化,一批重大工程项目拥有了“中国芯”。

  这类例子不胜枚举:大连光洋集团成功研制出国产机床的数控系统和核心部件;沈阳新松机器人公司成功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业机器人、协作机器人、移动机器人、特种机器人、服务机器人5大系列产品;轧制出新中国第一根重轨的鞍钢集团,生产出占全国市场份额7成的高速重轨……

  按照新一轮振兴政策将东北建设成为“一带五基地”的定位,近年来,辽宁省围绕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重大技术装备战略基地、国家新型原材料基地的目标,在高端化、智能化、特色化和绿色化上发力。

  目前,辽宁通用航空、高档数控机床、机器人等行业的发展水平处于全国前列;集成电路装备与北京、上海形成三足鼎立之势;领先全国的石化、冶金等行业,正在向精深加工、新型材料方向迈进。

  辽宁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申世英说,产自辽宁的国之重器,助力“中国制造”挺起脊梁。

  激活动能 势头强劲

  30多年前,从东北大学教师岗位下海的刘积仁蹒跚起步,开办中国第一家软件上市公司、建设第一个软件园、研制第一台自主知识产权CT机。如今,他创建的东软集团在全球拥有1.8万名员工,在国内建立8个区域总部,产品销往110多个国家和地区。

  像东软集团一样异军突起的科技企业,让辽宁经济充满活力和韧性。

  从沈阳市防爆器械厂当年的“惊天第一破”,到今天东北特钢破产重整后实现涅槃重生;从东北制药主动混改后业绩不断攀升,到52户省属企业向社会公开推介,吸引各类资本参与混合所有制改革……辽宁冲破束缚的努力从未停止。

  曾以国有经济“独步天下”的辽宁,现在国有经济稳步发展“一马当先”,民营经济“万马奔腾”。目前,辽宁非公经济在GDP中的比重已占三分之二。

  葫芦岛泳装产业、西柳服装市场、法库通用航空……一批区域特色产业的兴起,让辽宁经济更加五彩斑斓。

  进入新时代,辽宁改革千帆竞发、风起云涌。

  今年以来,辽宁国企改革大动作不断:招商局集团整合大连港、营口港获得实质推进,全省国有企业厂办大集体改革全面推开,北方重工、中兴商业等大型国企的混改启动……辽宁省国资委主任李伟说,现在按省里的要求压实责任、挂图作战、绩效对账,努力将阻碍国企改革的一个个“硬骨头”啃下来。

  改革正给老工业基地带来深刻变化。辽宁做好改造升级“老字号”、深度开发“原字号”、培育壮大“新字号”大文章,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加快港航物流、电子商务、健康养老、全域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发展步伐。去年,全省旅游业总收入增长15%。

  改革打造出良好环境,让辽宁吸引了更多投资者目光。去年10月,总投资30亿欧元的华晨宝马新工厂落户沈阳;今年3月,全球石油巨头沙特阿美正式与中方合资设立企业。近期,万达、腾讯、恒大、京东等知名民营企业接踵而来,“投资正过山海关”势头明显。

  以民为本 绿色发展

  进入8月,数场大雨并没有让曾久居采煤沉陷区的陈玉芳家里再现积水。

  位于抚顺市东华园社区的陈玉芳家里,两室一厅的屋子内,宽敞的房间配以白色为主的装修风格,显得格外亮堂,窗台上摆放的盆花、绿植在阳光的照射下,透露出点点温馨。

  陈玉芳和老伴吴俊林以前都是原抚顺市第二纺织厂的工人,原来住在沉陷区的危房里,墙壁裂缝、楼体变形。“整天提心吊胆,就盼着搬出来。”陈玉芳说,多亏政府好政策,我们2016年住进了这个90多平方米、整洁明亮的新房,一共才花了4万多元差价款。

  2004年,辽宁率先在全国启动全省范围内的棚户区改造。辽宁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相关人员介绍,截至2018年底,全省改造各类棚户区近180万套。

  阜新海州露天煤矿曾是亚洲最大的机械化露天煤矿,共为国家贡献煤炭2.44亿吨。资源枯竭、煤矿关闭后,留下长近4公里、宽近2公里,最深处垂直深度300多米的巨型矿坑。

  而今,巨大的深坑两侧种起了连片绿树。旁边就是阜新市修建的矿山公园,人们在公园悠闲地放着风筝;广场两侧林荫步道上,游人在轻松地漫步。

  “这里正在悄悄改变。”在广场上休闲的市民纪占全说。

  在阜新市新邱区,与海州矿同一矿脉的一座矿坑内,记者看见,越野车、摩托车在蜿蜒起伏的车道上过坡涉水,奔驰跳跃。这个利用废弃矿坑改造的赛车道,如今成为“网红”,为废弃矿坑治理开辟了新路,沉寂多年的煤城也因此再度热闹起来。

  有“世界菱镁之都”称号的海城市,因采矿留下的秃崖白壁上,如今满眼绿树青草。这个一度生态遭到严重破坏的资源型城市,也走上了重生之路。

  深入实施蓝天、碧水、青山、净土和农村环保5大工程,河长制全面建立,辽河流域综合治理全面实施……人们欣喜看到,今日辽宁,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空气更清新。

上一篇:台风“利奇马”来袭 我们应该这样做!

下一篇:“崇山文旅”文化IP首发暨产业联盟正式成立?皇姑区一环崇山路 “升级”文旅产业大道

推荐阅读
联系《西西网》 | 关于《西西网》
京ICP备2024075223号-3  |   QQ:443594666  |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媒体村  |  电话:167-2941-98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