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05-10 点击: 次 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 小 + 大
教科研是幼儿园发展的不竭动力
历经多年的实践,我园教科研工作的开展和实施,初步积累了一些经验,简言之,可以概括为通过“四个‘到位’、凝聚特色”。“四个到位”:认识到位、保障到位、管理到位、推广到位通过向教科研要效益、要质量,我园的“保教并重,身心和谐”特色进一步凸显,从而不断向实现“六个一流”的现代化幼儿园而努力迈进。
一、认识到位:明确教科研的概念和意义
(一)什么是教研、科研,两者有什么关系?
在商务印书馆的《现代汉语词典》中如此解释:教研是指对教学问题的研究科研是指科学研究。进一步深究下去,什么是科学?什么是研究?科学是反映自然、社会、思维等客观规律的分科的知识体系。研究是指探求事物的真相、性质、规律等。
明确概念有助于进一步理解教科研之间的关系,我个人认为教研和科研有相通之处——即都是一种研究,但并不等同,而是存在着层次上的差异,对教育研究所形成的个别规律通过提炼和升华转化为普遍规律时才称其为科研。目前幼儿教育界流行将教科研合起来谈,普遍定义为对教育教学规律的研究,我本人认为有其科学性,这是基于我国目前幼儿教育课程改革的方向和师资水平决定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实施,对幼儿园的教科研重新进行了定位,明确了幼儿园教科研工作的起点和方向问题。幼儿园教师是教育活动的直接实践者,活生生的教学第一线正是他们进行教科研的活源头,而教育实践中的问题才是教师教科研的起点。教科研侧重对教师所进行的具体实践工作在理论指导下的理解、改进与提高,并进而在专家的引领下得出—般情境下的普遍性认识。因此,幼儿园所开展的不是简单意义上的教研或者科研,而是在教育理论指引下的教学实践工作的研究,也即我们所讲的“教科研”。
(二)幼儿园需不需要开展教科研?
教科研工作的开展既是素质教育改革的需要,也是教师自身成长的需要。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一些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因此明确的教科研意识非常重要:只有教科研才能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教科研也不仅仅是教育专家的事,更是基础教育工作者的首要任务我们不仅要向教科研要效益(如教学效率的提高),更要双重人才的丰收(幼儿的身心和谐发展和教师的成才),还要通过教科研树品牌形象,也就是通过教科研的历史积淀形成的本园特色。当然,教科研也只是手段不是目的,它仅仅是实现幼儿园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手段,因此绝不能为教科研而教科研,更不允许将儿童像“小白鼠”一样当作试验品。
(三)园长在教科研中应当扮演什么角色?
许多园长由于工作繁忙,往往认为教科研是业务园长的工作职责,不闻不问,一问三不知。如果仅把教科研活动看成是业务员园长的工作,往往会导致低效或无效。这里并非质疑业务园长的水平,而是因为它不仅牵涉到办园理念、办园方向,还牵涉到观念转变和时间、空间、经费的保障。因此教科研决不是个别人的事,而是全园所有教职工的事,园长只能也必须是教科研工作的领头雁。虽然可以不参与实际的研究过程,但是必须把准大方向和深入了解研究的进展和成果。
这里借用一句话来总结认识到位的重要性:观念领先一小步,发展带动一大步。
二、保障到位:使教科研工作切实可行
目前,我国幼儿园教科研的资源配置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第一,缺乏理论指导,幼儿园教科研工作与各级各类教科研专门机构与专业人员脱节第二,由于客观原因,幼儿园教师普遍初始学历较低,造成理论素养不高,教科研能力匮乏且幼儿园内缺乏专门的教科研机构设置,使得幼儿园教科研工作处于自发状态或自由状态,教科研水平偏低第三,缺乏高素质的教科研领导者,使得幼儿园教科研工作缺乏计划与目标第四,缺乏能促进教科研工作健康发展的良好的运行机制,如评价机制等第五,缺乏教科研经费保证,在经费预算中,并无专门的教科研经费预算。
针对以上教科研工作的普遍问题,我园采取有重点、分层次、逐步解决。
(一)引进高端——建立专家资源库
初始阶段,一是通过积极引进课题,请专家来园开展研究,带动教师逐步了解和学会科研的基本方法二是聘请专家来园进行教科研专题辅导讲学,让教师有机会与专家学者对话,通过互动,不断提升教师的理论素养和对新教育理念的逐步消化和理解。
1993年,美国《高校纪事报》发表了一篇题为“像候鸟一样”的文章。文中指出,美国大批科学家,包括认知心理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纷纷走出研究所,像候鸟一样成群结队飞往中小学,去研究那里的儿童认知规律,使美国在短时期内在儿童认知方面提出了许多新见解。如在美国形成了具有战略性意义——以问题解决为中心的教学法改革。我国目前尚不具备这样的大气候,专家到幼儿园往往是蜻蜓点水,但专家们理论层面高、信息拥有量丰富、教科研能力较强的优势又正是幼儿园教科研所缺乏的。因此我园结合实际,针对需要,建立专家资源库,请不同领域的专家根据自身的特长来引领,例如我们平均每年请专家来园讲课近十次,针对幼教热点、教师们的困惑等,专家们提出专业”解决方案”,变被动等专家来指导为主动请专家来解决问题。
(二)提升低端——逐步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一方面,我们通过鼓励教师进修和引进高学历人才,我园逐步提高了教师学历水平。目前,96名教师中,本科学历教师41名,占教师人数的42.7%,其余全部达到大专学历。另一方面,通过规范的园本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的理论储备,我园将学习培训与教学研究相结合,采用讨论、操作、研习、案例观摩、小组分析评议和“一个中心、两次实践、三次讨论”(即确定一个研讨主题,进行两次教育实践,并就确定主题、两次教育实践后分别进行讨论)等多种方式开展园本培训,如健康教育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每一个阶段都会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如“体育活动如何生活化”、“小肌肉锻炼活动如何贯穿到一日生活中去”、“古法新玩”等问题,我们均是通过园本教研和培训来解决的,针对问题――查阅资料――各抒己见――提出策略――活动实践――得出结论,就是通过发现一个个问题,解决一个个矛盾,不断地与理论、与专家、与同事进行思维的碰撞,从而在课题研究进行的同时,实现了自身综合素质的一次次提升。
(三)解决顾虑——做好动员和制度保障
我园积极引导教师树立“科研兴教”、“科研兴园”、“教科研能力是教师生存的必需素质”、“一日生活是教科研的主阵地”等观念,鼓励教师参与和投入到教科研工作中去,在教科研中体会自身的成长。
一方面,我们围绕素质教育这个核心,有计划、有目的、扎实地开展教科研工作,成立了教研组,园领导亲自挂帅,选拔骨干教师承担试验班的任务,全体教师和专科人员人人参加,形成良好的研究氛围,如健康教育课题就是由我本人任组长,当时的李副园长任副组长,从课题论证、选题、细分子课题等均是在组长和副组长的亲自过问和领导下展开的。另一方面通过建立规章制度来规范幼儿园教科研活动,督促并鼓励教师主动参与到教科研活动中。其一,完备并认真落实教科研制度。我们的“教科研制度”中明确规定“每周一、二下午为业务学习时间”,在课题研究中,我们除了每周的业务学习外,还平均两周进行一次教研活动,就研究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讨。再如制度上也明确地规定了要做到“会做(会组织)、会说(说体会)、会写(写分析)”。其二,逐步建立了较完善的教科研工作的奖惩制度。我园早在2001年版的《规章制度》中就明确了教科研奖励标准,在2005年版的“特殊贡献奖励制度”中进一步明确了国家级、省级、市级教科研项目、发表文章和获奖文章的奖励标准。如通过名师评选、授科研奖金和荣誉称号、支持并帮助教师发表论文等推出教科研名师,以点带面推动群众性教科研工作的开展,并营造了我园教科研的良好氛围。今后,我园将进一步建立从课题的立项到结题等一整套比较完备的可操作性强的教科研制度,尤其是对教科研的督导、评估和激励机制。
(四)提供保障——在时间、经费、物质上给予保障
为保证教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我园不断加大对教科研的投入。幼儿园成立了专项教科研经费基金,对需要经费的课题予以支持不断改善办学硬件,如校园网等的建设,建立一定规模的多媒体、图片、音像和文字等资源库,为教师教科研提供更高效的服务定时定期活动,让教师们能有足够时间去读书学习,吸收幼教前沿资讯,更好地进行课题研究工作。
三、管理到位:使教科研工作落到实处
目前幼儿园教科研工作开展中存在以下弊端:只注重“科研”,不注重“教研”只追求立项和评选,不注重研究过程注重“数量”,忽视“质量”雷同的多,有特色的少挂名的多,干实事的少课题成果多,推广的少。我园针对以上问题,将管理学的概念和方式方法引入到教科研的管理中来,下面结合我园获全军“十五”期间教科研成果一等奖和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十五”课题优秀成果奖的“幼儿健康活动一日生活化、游戏化”课题的开展和实施来讲讲我们的做法。
(一)计划
幼儿园教科研工作的切入点很重要,如果起点就有问题,那么最终的结果必将南辕北辙。简言之,切入点必须是针对问题、发挥优势,也就是说要静下心来研究幼儿园的现状,教师的整体发展水平,蹲下身子观察幼儿的优点和缺点,对现状准确分析,既要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问题研究”之路,也要结合教师的专长展开课题研究,同时还要有适度超前的前瞻性思考,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园本化操作,品牌化经营。
在2001年申报课题之际,我们首先认真研读分析了当时刚颁发的《纲要》,发现新《纲要》把健康放在了第一位,明确要求“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提出了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健康教育总目标,通过目标、内容与要求、指导要点等明确地表述了保证幼儿健康成长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其次,我们研究了有关健康教育的著作,发现许多教育家都对此作出过精辟论断,其中陈鹤琴老先生提出幼儿园应把健康放在第一位,认为“幼稚园第一要注意的是儿童的健康”、“健全的身体是一个人做人、做事、做学问的基础”。再次,我们分析了目前独生子女的现状:家长溺爱、包办代替的多,孩子自主动手的少,动作发展不协调,娇生惯养、自我为中心、合作性差等现在普遍存在,不利于幼儿健康成长和独立自主人格的形成第四,我们分析了我园在保教结合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开展健康教育研究中的优势:保教并重渗透不够,保教人员培养幼儿各种良好习惯配合欠缺,各类健康活动开展不够扎实等。但是我园拥有开展健康教育得天独厚的优势:宽阔的户外活动场地、类型丰富的活动器械及设备、200M2的感统游戏世界的硬件优势高水平的保健工作人员配备充足、教师对体育活动开展有丰富经验的人力资源优势因此我们确立了“健康教育一日生活化、游戏化”这一具有前瞻性和推广性的课题,感觉这一课题能针对问题、结合优势并适度超前,在请专家论证后得以确立,并成功申报为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十五”课题的立项课题。
问题找准了,方向找对了,接着就是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方案制定要详实,具有可操作性,应有具体的研究方法、操作步骤和实施举措,同时又要有一定弹性,根据需要和实际情况随时进行调整,且方案一旦制定要坚决执行,绝不能因在研究中遇到困难就轻易放弃。
在制定实施方案的过程中,我们又进一步细化分解为三个子课题,针对大班幼儿具有较强的自主探索精神确立了“以游戏形式的身体运动为主要手段,培养幼儿参与体育活动兴趣的研究”的子课题针对中班幼儿对世界杯兴趣浓厚的兴奋点确立了以锻炼大肌肉和合作精神的“足球活动对促进幼儿身心素质提高的研究”的子课题针对小班幼儿小肌肉协调发展的关键期确立了“幼儿小肌肉发展的实验研究”的子课题。并初步规划了课题进展过程:分别是初步探索阶段、深入探索和研究阶段、经验总结和推广阶段,还对每一阶段的主要任务进行了细致的部署。
值得一提的是:对幼儿园教科研的要求应因园制宜、因人制宜,硬性要求必须“ 校校有课题,人人有课题 ”是不切实际的。如果是切合有效的研究,就需要学校和教师全身心投入,实实在在地沉下心去研究三五年。一所幼儿园要办出自己的特色,要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风格,需要长时期的文化底蕴的积累,一个园长要形成自己的办学思想也需要很长时间的摸索、实践与反思。
(二)实施
1.组织合理架构,精心挑选实验班。2001年9月,我园成立了以园长为组长、一名业务副园长和保教主任为副组长,对教科研有兴趣并有一定研究能力的老师组成的课题组。在老师的参与上,既关注教师的需要,又做到用人所长。并确立了以大一班、中一班、中五班、小二班为实验班,分别承担“培养幼儿体育兴趣”、“幼儿小足球”、“幼儿小肌肉”的研究。在2001年12月份以前,每个试验班都完成了研究相关数据的前测,并与家长取得了充分的联系,得到了家长们的广泛支持。试验班教师通过期刊、网络、报纸等媒介得到了研究需要的信息资源,完成了情报收集、整理工作,确定了课题研究的方向、内容和方法等。
2.逐步提高教师的教科研能力。引导教师带着问题去工作,并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把理论与实践、工作与教科研有机结合起来,即在工作中研究,在研究中工作,走“实践—反思—实践—总结”之路。在专家的指导下,学习如何开展教科研,让教师通过参与课题研究,提升理论素养,丰富了教科研知识,提高教科研能力。教师们从初期的“茫然”逐渐成长为会反思、懂调节、善总结的“专业型”教师,靠的就是通过课题研究实现专业成长,通过研究和各类教研活动,试验班教师在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上也逐渐走向多层次立体化的转变,如善于利用周边的资源,幼儿园的家长资源等。比如在“幼儿小足球”的研究开始之际,老师们的眼光局限于购书中心,采购关于幼儿足球的书籍和光盘资料,“关起门”来研究足球的各类技能,反而忘记了幼儿园内部的资源——我就是一个的足球教练嘛。后来我和陈秘书亲自给孩子们做指导,成为“客座教练”,帮助老师和孩子们学习各类足球技能,纠正不良动作。
3.创设民主的教科研活动的氛围是关键。教师们往往习惯于“在自我的小天地里耕耘”,加上国人固有的只说好话不讲意见的习惯,成为教科研活动的最大障碍。因此我们鼓励教师协同合作,做到在教研活动中每个人都能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引起思想火花的碰撞,形成共同探究的热潮,在集体的智慧中让每个人的经验得到延伸和提高。我们通过教学研讨会、课题捆绑、学术沙龙、教科研组内观摩、故事讲述、教科研阶段性成果汇报会等多种形式,促进教师间的交流和合作,形成“教科研共同体”和“学习共同体”,从而实现教师教科研能力和课题研究共同提高的“双赢”。
4.将子课题与班情相结合,进一步细化。如幼儿小肌肉锻炼,我们又细分为生活活动、体育活动、娱乐活动、美工活动、角色游戏等几个部分,围绕着创设鼓励幼儿动手的环境、激发幼儿动手的教玩具、精心开设幼儿动手动脑的课程展开,大大提高了课题开展的实效性。
5.注重原始资料的积累。课题研究活动要有观察、有记录、有评价、有分析,建立基于客观的发展思路,因此要注意积累并及时整理资料以形成完备档案,如前后测资料、教学笔记、各类教学设计和反思、各子课题开题报告、每个学期的课题计划和总结、各类教科研活动记录等,为第三阶段的经验总结奠定了基础。我们的老师在通过资料回顾研究历程时,常常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如发现前一阶段的问题,进而提出下一阶段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值得一提的是,老师们经常出现事情做了、记录忘了的现象,结果会造成总结的时候手忙脚乱地补充资料的现象,这种事情应该是我们开展教科研应该避免的。
(三)控制
我们依照实施方案,对幼儿园教科研工作的开展不断进行小结、中结、大结,注重反思,及时调整和纠偏。如对大班的“以游戏形式的身体运动为主要手段,培养幼儿参与体育活动兴趣的研究”,我们以创编早操,注重游戏自主为切入口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随着时间的发展,我们感觉由于幼儿认知的贫乏导致创造力不够强。因此我们及时调整策略,采取了收集民间游戏、古法新玩的策略,很快在实验班幼儿中掀起体育创作的热潮,跳皮筋、跳大绳、丢沙包、滚铁圈等等,这些生动的游戏为幼儿的进一步创造提供了源泉,同时也大大激发了家长们的参与,有效地提升了课题的研究质量。
另一方面,我们每一阶段都对幼儿进行评估测查,有横向的班与班之间的比较,也有纵向的本班发展的比较。如对幼儿身体素质、体能、心理品质的评估与比较,卫生保健人员也融入其中,共同参与到活动设置科学性、适度性的测查中,调整活动的方式、强度等。通过数据表明,我园的课题研究确实有效的促进了实验班儿童的身心发育。保教工作也在这一过程中实现了从配合到融合。
四、总结到位:使教科研工作得到升华
课题成果的转化是幼儿园教科研的一个重要环节,必须高度重视、及时总结和转化研究成果。但当前的幼儿园教科研普遍存在着重成果轻推广的现象,课题结题之日亦研究结束之时,课题成果就此被束之高阁而得不到应用推广,从而削弱了教师进行教科研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对于成功,谁不渴望?只有体验到了成功,才有更强烈的参与意识。事实上,在教科研这条道路上,课题成果的推广应用不仅能够使教师深刻认识与体验教科研的价值并增强可持性教科研的内在动力,而且成果转化应用的过程实质上也是一种再研究的过程,既可以丰富原有成果和理论,又可以吸引更多教师参与教科研,发挥成果的辐射带动作用。对于这一点,我们在健康教育课题的研究种尝到了甜头。
我园在该课题研究的第三阶段,本着“一边研究探索、一边推广应用”的实施求是的精神,将一些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经验及时推广应用。例如幼儿小手指操,老师们创编了18节,不仅在全园推广,还在南方电视台“岭南开心果”节目录制播出,并由太平洋影音公司公开发行。民间游戏古法新玩也很快在全园推广,很快在全园24个班掀起了自制体育器械,一物多玩的热潮,老师们发挥了集体智慧,玩出了很多新花样。这些做法大大激发了教师们参与教科研的积极性,并使我园的教科研工作进一步深化和到位。
归纳起来,我园对于课题成果的推广与转化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式:一是直接应用,即将他人的教科研成果直接应用于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二是移植,即把某一(学科)领域的教科研成果移用到更大范围、更多领域三是发展,即在推广成果的过程中,对原课题进行再研究以深化和提升四是渗透,即把成果中内蕴的教育理念等渗透到众多教师的整体工作之中等等。
目前,我园的教科研工作呈现出教研民主化、课题问题化、科研规范化、研究过程化、专题系列化、成果要物化的“六化”良好态势,推动着我园向实力更强、水平更高的目标迈进。借用江泽民同志的一句话“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源泉”,那么我要说“教科研是幼儿园发展的不竭动力。 |
上一篇:新时代优化幼儿园管理策略
下一篇:浅谈幼儿园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