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1-27 点击: 次 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 小 + 大
11月25日,天津市体育局发布《天津市关于推进体育强市建设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和《天津市体育强市指标体系》,提出推动职业体育发展、加强公共体育场馆等大型设施信息化管理、推进冰雪运动进校园、打造国际体育名城等重点项目和建设目标,并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建议。 主要目标 2020年在第十四届冬运会上实现历史性突破 到2020年,建立与全面建成高质量小康社会相适应的体育发展新机制,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日趋完善,城市社区、乡镇行政村基本公共体育设施实现全覆盖,群众体育健身意识普遍增强,全民健身组织服务网络不断完善,开展形式多样的全民健身系列活动。 努力为东京奥运会做出贡献,竞技体育实力和备战水平进一步提升,在第十四届冬运会上实现历史性突破。体育产业在高质量发展上取得阶段性进展,体育产业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 2035年“三大球”项目在全国处于领先位置 到2035年,形成政府主导有力、社会规范有序、市场充满活力、人民积极参与、社会组织健康发展、公共服务完善、与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相适应的体育发展新格局,体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实现现代化。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达到48%以上,城乡居民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以上的人数比例持续稳定在93%左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8平方米以上。 青少年体育服务体系更加健全,身体素养显著提升,健康状况明显改善;竞技体育更好、更快、更高、更强,形成具有天津特色的夏季与冬季项目布局,在夏季全运会上实现全项目参赛,大力发展冰雪运动,成为冬季项目竞技体育强市,足、篮、排“三大球”项目在全国处于领先位置,打造排球特色之城,田径、游泳等基础大项综合实力和影响力大幅提升,对奥运会贡献率在全国处于先进行列,形成一批国际国内体育品牌赛事。 体育产业发展规模和质量上实现新突破,成为我市经济支柱性产业,体育产业增加值占我市GDP总量的4%以上。体育科教水平进入全国前列,体育政策体系更加完备,国际交流更加活跃。 2050年打造国际体育名城 到2050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体育强市,建设健康天津,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体育名城。 重点工程 01全民健身设施工程 鼓励支持各方力量建设小型体育场所和城市绿道、健身步道、自行车道、全民健身中心、体育公园、社区健身广场、足球、冰雪运动等场地设施和水上运动、汽摩运动、航空运动等户外基地,完善公共体育设施免费或低收费开放政策,有序推进符合条件的学校、企事业单位场地设施向社会开放。 02全民健身网络工程 抓好全民健身“六个身边”工程建设,实现群众体育优先发展。体育模范区达到60%左右,街镇全民健身综合水平明显提升,进入全国先进行列,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在区域、城乡、行业和人群间更加均等的同时,全民健身公共服务资源侧重地向农村倾斜。 建立群众性竞赛活动体系和激励机制,探索多元主体办赛机制。积极配合冰雪运动“南展西扩东进”国家战略,打造天津特色冰雪活动。 突出赛事活动向青少年、妇女、学生、老年人、农民、职业人群、少数民族、残疾人等群体倾斜延伸。 03智慧体育工程 推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信息技术与体育实体经济深度融合,鼓励体育企业创新生产方式,发展个性化设计和柔性化生产。加强公共体育场馆等大型设施信息化管理,鼓励社会力量建设分布于城乡社区、商圈、工业园区的智慧健身中心、智慧健身馆。 04青少年体育发展促进工程 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到2022年和2030年,国家学生体制健康标准优良率分别达到50%及以上和60%及以上。科学安排体育课运动负荷,开展好学校特色体育项目,大力发展校园足球,让每位学生掌握1至2项运动技能。广泛开展市、区、校三级学生体育竞赛活动,鼓励学生参与校外全民健身活动。 05竞技体育发展工程 推动职业体育发展,支持足球、篮球、排球、棒球、乒乓球等项目职业化发展,在职业联赛中保持在前八名,鼓励具备条件的运动项目走职业化道路,探索竞技体育职业化和项目协会实体化发展道路,支持教练员、运动员职业化发展,参与职业联盟。鼓励支持企业和社会创办职业俱乐部。 06科技保障工程 积极引进国内外高水平科研医疗人才,打造体育科研学科、运动康复医疗带头人等各类人才队伍。 强化科学训练体系。统筹国际国内体育科技资源,构建跨学科、跨地域、跨行业、跨部门的体育科技协同创新平台,加强科研攻关、科技服务和医疗保障工作。 07体育产业培育工程 以竞赛表演与健身休闲等本体产业为核心,进一步带动我市体育用品生产企业和现代体育服务企业发展,提升产品供给能力。鼓励设立各类体育产业孵化机构,引导众创空间高质量发展。鼓励生产制造类企业建立工匠工作室,塑造工匠品牌。 推动体育产业规划落地,稳步推进国家级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着力培育汽车、水上、冰雪、航空、马术市级特色运动休闲小镇。推动体育与旅游、文化、教育、传媒、医养等跨界融合发展,鼓励改造闲置商业、旧厂房及大型体育场馆成为集商业、体育培训、健身休闲为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的消费载体。 推动京津冀体育产业协同发展,充分利用我市国家级会展中心、梅江会展中心等会展资源,积极申办创办和组团参加国际国内体育用品博览会。 08高水平赛事打造工程 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发展模式,鼓励支持各区和社会力量主办、承办各类高水平竞技体育赛事和形式多样的全民健身赛事活动。 完善体育赛事品质标准体系,围绕关注度、贡献度等指标,引导办赛主体不断提升赛事品质,力争每年都有世界顶级赛事在津举办。培育自主品牌体育赛事,打造与天津形象和气质相匹配的自主品牌赛事。 09体育文化传播工程 大力弘扬以为国争光为核心的中华体育精神和以天津女排精神为核心的天津体育精神。 充分发挥体育名人的示范引领作用,培育具有优秀品德和良好运动成绩的体育明星,以优秀运动员成功的事迹为启发,积极推动运动项目文化建设和体育赛事活动文化品牌,讲好以运动员为主体的并具有体育运动特点的故事,组织运动队和体育明星开展公益活动。 建设中国篮球博物馆,加强以天津市体育博物馆为核心的体育类博物馆建设,推动本市体育文物的收集、整理和保护工作。推动体育文化旅游项目建设,支持体育类博物馆开展各类展示展览活动。 10冰雪推进工程 加快冬奥会配套场馆建设。大力推动蓟州国家冬季运动专项训练基地、天津体育馆冰球场、天津奥林匹克中心滑冰馆、天津冰壶馆等专业训练比赛专用场馆设施建设工作,进一步提升专业冰雪场馆接待能力。 鼓励支持各区和社会力量建设各具特色的冰雪运动场馆和冰雪乐园。扶持有条件的公园或旧厂房、仓库、老旧商业设施和空闲地,改建临时性群众冰雪设施。大力推广新技术、新产品在冰雪设施建设中的应用。推进气模场馆、装配式冰场、移动式冰场、低能耗制冰技术(设备)和仿真冰在冰雪场馆建设中的应用。 积极推进冰雪运动进校园,普及冰雪运动和冬季赛事知识,广泛开展青少年冰雪运动,积极培养学生冰雪运动兴趣爱好,加强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奥林匹克教育,着力培养青少年冰雪运动人才,形成全社会支持和参与冰雪运动发展的良好态势。 征求意见时间:2019年11月25日至2019年12月3日 联系部门:宣教法规处 联系方式: 联系人:刘洋 联系电话:23310186 公众提交意见的途径:您可以通过电子邮件(tjtyjfgc@126.com)或传真(23310186)的方式将您的意见建议反馈给我们,并请留下您的姓名和联系方式,以便进一步联系。 来源 天津市体育局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