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1-12 点击: 次 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 小 + 大
原标题:外资在华选股逻辑曝光!高盛喊话超配A股,消费和医药成首选,MSCI“带货”资金预计达2800亿 来源:券商中国 外资已经成为A股最重要的增量资金之一,对国内市场定价话语权逐渐提升,最新数据统计,今年以来北向资金持续高歌猛进,合计流入约2400亿元。 更重要的是,一大波外资增量资金又将袭来。11月6日在深圳举行的2019高盛中国论坛期间,高盛亚洲中国首席股票策略师刘劲津接受券商中国在内小范围媒体采访时表示,MSCI将在11月底再一次扩容,预计带来超过400亿美元(约2800亿人民币)增量资金,超过今年北向资金流入的总和。 外资对于A股的选股逻辑是怎样的?刘劲津表示,简单来说外资选择配置在海外市场无法配置的板块,这导致消费和医药板块成为海外投资者配置的首选,未来几年可能类似趋势都不会改变。 同时,刘劲津认为,正是外资持续带来增量资金,建议维持对A股的超配,重点推荐保险和券商的非银金融、基础建设和消费行业,而沪深300指数基于基本面的短期目标是4200点,最乐观情况下有望挑战5000点。 主要观点概览: ·第一阶段中美外贸商谈达成协议问题不大,税在目前的水平下不会进一步提高,市场目前主要担忧的是第二阶段。 ·2019年中国GDP增长约6.1%,四季度将企稳。 ·11月MSCI扩容,A股预计吸引400亿美元外资流入,配置特定周期板块、非银金融和消费。 ·维持超配A股,短期内沪深300指数基于基本面目标是4200点,乐观情况下有望挑战5000点。 ·科创板公司潜在市值可能达到2万亿美元。 超配A股,沪深300短期内站上4200点 谈及全球宏观经济形势,刘劲津表示,过去一段时间,市场对中国乃至全球的第四季度和明年GDP增长比较担忧,但随着美联储连续三次降息、货币政策和金融环境改变,对经济增长形成了较好的支撑。 其他较大的经济体,欧洲和日本也类似,中国央行MLF降低了5个BP,9月LPR报价时,一年期的短期利率也降低了5个BP,如果流动性比较宽裕,全球经济衰退风险较低。 同时,就中国市场而言,去年不少投资者对企业盈利增长持谨慎态度,认为中国企业盈利增长是负数是市场共识,但是刚刚结束披露的三季报显示,中国企业盈利增长达到了10%,在整个亚洲11个不同市场中表现最佳。 对于市场担心的中美外贸摩擦,高盛认为,第一阶段中美外贸商谈达成协议的问题不大,就目前而言,目前市场担忧的是第二个阶段,往后的不确定性仍然较高。 在亚洲,高盛比较喜欢三个市场:印度尼西亚、中国和印度,“这三个市场都有以内需为主、增强潜力较好的特点,因此,对于A股和港股市场,高盛建议维持超配。”刘劲津表示。 为何看好A股,维持超配? 刘劲津认为,首先,预期四季度中国经济企稳,预计2019年、2020年和2021年中国GDP同比增长6.1%、5.9%和5.7%,虽然增速放缓,但在全球而言仍然属于比较高的增速。 其次,中国经济企稳有三个因素支撑:一方面是中国货币政策仍然存在放松的空间,不过取决于CPI涨幅会不会过快;另一方面,房地产虽然在“房住不炒”总基调之下,但是陆续有些地方政府政策有所放松,这对于经济的支撑依然重要;最后,高盛的大数据显示,2018年包括互联网、教育和医疗行业管制政策严苛的行业,2019年已经有了实质性的放松,这有利于鼓励民营经济增加投入。 此外,刘劲津表示,预计对沪深300指数基于基本面的短期目标是4200点,在最乐观市场情况下有望挑战5000点。 “在最近A股不错表现之下,沪深300涨到4200点已经空间不大了,货币政策宽松和企业盈利增长,加上11月底继续纳入MSCI指数,都是比较有利的支撑,”刘劲津说。 11月MSCI预计带来2800亿增量资金 实际上,除了中国经济增长的支撑,高盛认为,MSCI即将提高A股纳入因子,并首度纳入中盘股,带来的增量资金较大,影响不可小觑。 刘劲津表示,11月底是MSCI短期内最后一次将中国股票纳入,将带来两个方面的改变,一是,现有的MSCI的200多只A股纳入因子从15%提高到20%;另一方面,将有170只中盘股第一次纳入MSCI指数,纳入因子从0提高到20%,两方面给A股带来的流动资金将达到400亿美元(约2800亿人民币)。 400亿美元增量资金意味着什么?截至11月6日,沪港通、深港通中北向资金累计净流入资金约2400亿元,这意味着,11月MSCI扩容带来的增量资金,将超越今年前10个月北向资金的总和。 “资金量还是很大的,这也是我们看好A股的重要原因之一,”刘劲津对券商中国记者表示,对于板块的看法和行业配置来说,高盛建议配置周期性板块,保险券商非银金融、基础建设板块和消费、教育板块。 外资在A股话语权越来越高,下一次MSCI将何时继续扩容A股成分?刘劲津表示,取决于MSCI股指期货产品的推出,这也是MSCI公司明确提出的条件,“如果没有股指期货的推出,要把A股进一步纳入的难度比较高。” 海外投资者A股的选股逻辑 由于带来的增量资金较大,同时,从北向资金的风格来看,外资投资A股不是雨露均沾,而是集中偏好,A股个别股票外资持股比例达到15%~20%,因此,外资对A股带来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那么,海外投资者对于A股选股逻辑究竟是怎样的? 高盛作为国际性大投行,触角遍布全球,刘劲津表示,其多次与海外投资者交流发现,包括沪港通在内外资持股中,40%集中于消费和医药,外资对A股银行和周期性板块兴趣不大。 这是为何?刘劲津分析,从海外投资者做中国股票组合而言只有3个途径:A股、港股和ADR(美国存托凭证),因此,大部分海外投资者投资银行和周期板块,首选是估值便宜和政策熟悉的港股,而投资科技和新科技概念股票,海外投资者选择美股的阿里巴巴、京东和百度等,但是要投资消费和医药板块,A股成为诸多海外投资者的首选,尤其是MSCI纳入中国股票后,不少外资被逼着买医药和消费等股票。 因此,刘劲津总结称,“海外投资者选择A股票的时候,一般选择买海外市场无法配置的板块,这也导致海外投资者在某些板块和标的的仓位非常高,这种趋势未来几年可能都不会改变。” 科创板潜在市值或高达2万亿美元 除了持续扩大开放,中国自身资本市场也在不断进行改革,尤其是科创板注册制的推进,对“中国版纳斯达克”也成为外资关注的板块。 高盛在最新策略报告中认为,科创板“新经济”公司的潜在市值可能达到2万亿美元。 “2万亿美元市值是一个类推。”刘劲津表示,美国纳斯达克占美国市场整个市场32%、韩国的科斯达克占韩国整个资本市场的比例是15%,取一个平均数,如果往后科创板可以作为中国纳斯达克占据约20%市场份额,相对于中国资本市场来说是2万亿美元的市值预测。 同时,科创板的定价也采用了市场化报价,较以往的IPO定价有着较大不同。“从监管角度来说,他们也愿意看到IPO没有估值限制,打破打新就能赚钱的预期,市场能够充分发挥作用,科创板才能健康发展。”刘劲津表示。 刘劲津表示,在海外市场,打新并不是100%赚钱的,据高盛统计,在美国和中国香港市场IPO上市一个月以内,赚钱和亏钱的概率分布为60%和40%。 不过,刘劲津也表示,尽管海外市场对中国科创板市场较为兴奋,但是由于唯一参与渠道是QEII且额度有限,加之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公司招股书以中文为主,存在语言障碍,海外投资者参与比较困难。 免责声明:自媒体综合提供的内容均源自自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并获许可。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场。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责任编辑:王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