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各地 > 文章 当前位置: 各地 > 文章

104位上海老知青重返六枝 情牵第二故乡感受巨大变化

时间:2019-04-24    点击: 次    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 小 + 大

老知青们合影留念。

  王良豪  都市新闻记者邓倩  摄影报道

  “整整50年啦,我们来的时候才十六七岁,现在都六七十岁了。”

  “这还是昔日的第二故乡吗?城区高楼依山而建,农村欣欣向荣,乡村小道变成了硬化路面,直达农家小院,竹林农舍成了粉墙黛瓦楼房,家家通自来水,户户有电视,翻天覆地的变化超出了想象。”

  4月11日,六枝特区迎来了104名上海客人,他们都是上世纪60年代末下乡到六枝的上海知青。知青们怀着感恩的心,走进了魂牵梦绕的第二故乡,奔赴当年插队的新场乡、牛场乡、中寨乡、月亮河乡、大用镇、牂牁镇、关寨镇,面对第二故乡的巨变,他们眼眶湿润、感慨万分。

  重回第二故乡见到老战友

  1969年4月8日,上海市长宁区300多名初高中毕业生离开黄浦江,离开父母、兄弟姐妹,经过三天三夜的绿皮专列于4月11日到达六枝(原安顺地区郎岱县),被安排到郎岱县落别、新场、中寨和堕却4个区11个公社的75个生产队插队落户,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

  原插队在新场区黑塘公社高峰大队水井湾小队的知青俞素勤介绍:插队期间,他们住的是简陋的泥巴茅草屋,在不通水、不通电的环境中克服了语言障碍、行路艰难、粮食蔬菜紧缺、劳作艰辛等种种困难,忍受着思念亲人的悲痛,在贫下中农的关心照顾下,学会了插秧薅地、背粪施肥、种包谷、挖洋芋……

  俞素勤回忆,插队期间,有的知青水土不服皮肤溃烂,有的不会打理生活,经常挨饿。当时的农村和城市的差距实在太大,这里没有广播、没有报刊,家信需要半个月才能收到。

  “宋延鸿,是你吗?”在中寨乡新场村,老知青宋延鸿见到了曾经和他一起奋战在农村一线的程达国老人。患有老年痴呆的程达国老人见到阔别50年的老战友后,随口喊出了他的名字。

  宋延鸿回忆,他的好多农活都是当地乡亲们教的,程达国、陈大川和刘吉安三人是他最要好的朋友,他们也成了他的精神支柱,是他们教会了他犁田、插秧。宋延鸿说,“当时春寒料峭,我们赤着脚在窄小湿滑的田埂上挑稻秧;在冰凉刺骨的水里插秧,时不时还有蚂蟥爬上大腿……”

  亲身体验六枝的巨大变化

  “我们在参观中亲眼所见六枝各行各业的巨大变化,亲身体验了六枝的生活与美好,我们的期望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原插队在六枝特区箐口公社大寨大队的知青前辈沙育沪激动万分地说。

  “那是食堂、那边是洗煤的地方……”

  “我在这里整整工作了20年,今天终于回来了。”

  在参观三线博物馆时,知青们感慨万千。

  在知青馆内,知青前辈刘庆淑看到自己当年的老照片激动不已,泪湿眼眶。

  据了解,当年来到六枝的知青大多都留了下来,在各行各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们很多人后来都走上了领导岗位,把六枝当成了第二故乡,为六枝的建设和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我们在农村磨炼出了吃苦耐劳、自强不息的品质。”说到这里,俞素勤有些激动,“半个世纪再相聚,我们是饱经风雨的一代人,不后悔当知青。”

  看不够的家乡风景,叙不完的浓浓乡情,该启程了,知青们恋恋不舍地登上汽车,车窗里,老知青们早已泪湿了眼眶。

上一篇:致敬救火英雄杨瑞伦 爱心人士向烈士家属捐款

下一篇:“铁臂阿童木”制作人黑川庆二郎将亮相数博会

推荐阅读
联系《西西网》 | 关于《西西网》
京ICP备2024075223号-3  |   QQ:443594666  |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媒体村  |  电话:167-2941-9888  |